一項基于衛星數據的新研究發現,地球的夜晚正變得越來越亮,由此帶來的光污染問題也在逐年加劇。德國萊布尼茨淡水生態與內陸漁業研究所生態學家弗朗茨·赫爾克說,從進化角度看,夜間環境下的人工燈光是一種新的“壓力源”,會破壞自然光照周期,影響整個生態系統。
那么,人工照明光源會影響眼健康嗎?與近視又有何關系?
去年10月,教育部、國家衛生計生委、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了《關于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旨在有效控制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病率,提高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。
文件指出,各中小學校要保障教室采光與照明符合國家相關文件和標準要求,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。
用眼健康與光環境有關,照明環境對孩子的視力有不可磨滅的影響,一個良好健康的光環境簡直是太太太太重要了。而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除卻家里的這些燈光,陪伴和出現在他們眼前Z為長久也Z容易被忽略的,是教室的燈光(掐指一算,孩子一天得在教室里呆滿8個小時)。
根據《國民健康視覺報告》顯示,近年來中國青少年近視率不斷上升,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都超過了70%,且出現低齡化趨勢。研究表明,除了遺傳、用眼過度和用眼習慣等主觀因素外,教室照明環境對視力的影響至關重要。